學歷
88.9-93.2 國立交通大學電信研究所博士
78.9-80.6 國立中山大學電機研究所碩士
71.9-75.6 中正理工學院電機系學士
經歷
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所長(103.1~迄今)
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代理所長(100.7~102.12)
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副所長(99.2~100.6)
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通信組組長(96.2~99.1)
中山科學研究院資訊通信研究所天頻系工組組長(93.7~96.1)
現職
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 資訊通信研究所所長
榮譽事蹟
一、 榮譽獎項:
96 年擔任資訊通信研究所組長、副所長、代所長及所長,推動通信、資訊及電子等國防與軍民通用系統研發、部署與驗證等工作,認真盡職、績效顯著,對國防自主、關鍵技術研發及系統驗證測評有具體貢獻,期間獲得中山科學研究院中山楷模、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校友楷模、獎章 10 個、大功 15 支。相關獎章及楷模等榮譽列述如下:
1. 103 年 3 月榮獲弼亮甲種一星獎章
2. 102 年 10 月榮獲國防大學理工學院校友楷模
3. 102 年 2 月景風甲種一星獎章
4. 101 年 11月一星忠勤勳章
5. 100 年 11月榮獲中山科學研究院中山楷模
6. 99 年 11月榮獲二星寶星獎章
7. 99 年 3 月榮獲金甌甲種獎章
8. 97 年 3 月榮獲弼亮甲種獎章
9. 94 年 3 月榮獲績學獎章
10. 88 年 9 月榮獲景風甲種獎章
11. 87 年 12 月榮獲忠勤勳章
12. 84 年 3 月榮獲一星寶星獎章
二、 重大事蹟:
依據敵情威脅及國防需求,負責通資電整體規劃與建置,推動 C4ISR、通信、電子戰、網路戰、遙導控制及水下科技等系統研發工作,掌握國防資電優勢;同時參與經濟部 5G 及物聯網等專案研究,導入新觀念及新技術,提升通資電研發能量。105 年起,配合資安等同國安政策,推動資安防護、情蒐、鑑識及緊急應變等研發。107 年,與交通大學、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合作,運用人工智慧(AI) 、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等技術,推動智慧國防,相關重大事蹟陳述如推薦事蹟中。
1. 107年推動通資電裝備系統通過「AS9100D航太製造品質管理系統」認證並取得證照,確保裝備系統之品質與可靠度,獲得客戶高度肯定,並讓資通所成為國防體系第一個通過 AS9100 航太認證之單位,提升產品競爭力。
2. 107年起,運用人工智慧、5G及物聯網技術,與交通大學、國防大學理工學院合作推動「智慧國防」建案與前瞻技術研發工作,致力於智慧國防不對稱戰力和武器系統效益提升。
3. 106年配合國防部與交通大學成立「國防資電科技中心」,運用交通大學績優師資與科技能量,強化國軍資通電戰力整備,並深化與學術機構合作為前瞻基礎技術紮根, 開啟國防研究單位與學術單位攜手合作先機。
4. 106年起,運用大數據分析及物聯網技術,推動智慧製造(生產力 4.0)建置工作, 以205 廠自動化及智能化為標的,建置國軍第一座智慧製造廠房。
5. 106年配合政府新南向政策,完成智慧型救災決策系統(iDPRA)及海岸監控指管系統(CSS)研製並行銷至東南亞國家運用。
6. 105-107 年配合「國艦國造」及「潛艦國造」政策,推動各型聲納、艦用戰鬥系統及艦橋管理系統之發展規劃與研製工作,奠立國防自主研發能量。
7. 105-107年研製 HF跳頻無線電機自製,根據電離層變化狀況,快選並建立可以使用頻道,納入跳頻頻率集,解決超視距 HF 長期通信不穩問題,提供可靠且抗干擾的HF 跳頻無線電系統。
8. 105-106年遵「資安等同國安」政策,推動資安防護、通信保密、弱點偵測及網路情搜之規劃與研製工作,建置網路攻防訓場,培訓國軍資安專業人力。
9. 104-107年承接行政院 TWCERT/CC電腦緊急通報與應變、漏洞蒐整及駭客攻擊態樣等研析與應處,對國家資訊安全應變與防護助益頗大。
10. 103-105年推動電子戰頻率偵蒐、電台測向及電磁干擾等研製,完成通信、雷達及衛星等干擾系統的部署與驗證。另針對複雜電磁環境研製頻譜管理系統。
11. 103 年起迄今擔任資通所所長,配合不對稱作戰戰略指導,推動國軍通資電整體發展規劃,完成通信、指管、電子戰、網路戰、遙導控及水下科技等領域之前瞻佈局、研究規劃、系統建置與運用研析,滿足國軍通資電運用需求、提升不對稱戰力,貢獻顯著。
12. 103年帶領資通所通過「台灣職業安全衛生系統(TOSHMAS) 」評鑑並取得認證,提供安全、完善工作職場環境。
13. 101-103年配合經濟部科發基金,推動、執行第五代(5G)行動通信系統國家型計畫, 建立下一代無線通信關鍵技術,部分成果已運用於戰術無線電機。
14. 100-106年配合國軍聯合作戰需求,建置海陸軍 C4ISR系統,完成異質系統界面定義、網路協定、系統整合等工作,達到自動化決管系統研製目標。
15. 99-102年根據敵情威脅,主導電磁脈衝(EMP)防護模組研製工作,於短時間內突破技術瓶頸,完成無線電機電磁脈衝攻擊防護驗證測試,績效卓越並獲頒國防部獎章乙座。
16. 97-99年推動抗干擾無線電機自主研發能量建立,完成 VHF跳頻無線電研製與部署工作,同時進行 UHF跳展頻無線通信系統研製,驗證 VHF及 UHF兩款通信機均能於複雜電磁環境滿足抗干擾要求,研發績效卓著。
17. 94年至 96年建置寬頻、安全衛星通信系統,完成 CDMA 通信系統研製與網路管理設計,提供國軍廣域、遠距離通信使用,滿足遠距離、大範圍指管通信所需,締造國軍衛星通信運用新里程碑。